【编者按】当前,全面深化改革、着力内涵发展,建设富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成为学校提速发展的新航标,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,凸显“内涵提升、改革创新、开放融合”三大战略,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、学科专业提质、人才队伍汇聚、办学特色凝练、大学文化厚植、治理能力提高六大工程,成为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全校上下凝心聚力、克难攻坚的新命题。近期,党委宣传部(新闻中心)在校内各媒体平台推出“内涵提升在行动”专题系列报道,深入走访、融媒报道学校各单位在党建与思政教育、教育教学改革、产教融合、应用型人才培养、创新引领、文化传承、校园文化、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新思路、新理念、新经验、新成果,为全校师生鼓足干劲建设富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凝聚力量。本期推出第14篇。
国无德不兴,人无德不立。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,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。
yl34511线路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自2015年整合成立以来,充分发挥思政课主阵地、主渠道作用,紧紧围绕高质量课程、高质量师资、高质量学生、高质量平台等四个“高质量”,依托学院特色,创新教学举措,不断完善“思政课程+课程思政”的育人大格局,努力构建“全员育人、全程育人、全方位育人”三全育人工作体系,致力打造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,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瞄准一流 完善体系
门门成精品
一流课程夯实育人根基。yl34511线路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紧紧抓住“上好思政课”这个关键核心,从教学方法改革、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力,打造出一批在全省领先的“金课”,成为马院践行立德树人任务的坚实根基。
目前,马院的6个教研室中,有5个分别是以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等5门思政通修课为核心的。一门课程对应一个教研室,为完善课程体系建设、打造一流课程提供了有力支撑,成果显著。
2019年,马院的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获批河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;2020年,该课程被评为国家一流课程,实现了yl34511线路中心国家一流课程零的突破。
精品课程全面开花。如今,马院5门思政课程全部获批省级优秀课程,其中《毛泽东思想概论》入选教育部精彩一课,《马克思主义原理》成为河南省精品课程,《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》获评2020年yl34511线路中心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。
yl34511线路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说:“精品课程建设是将知识体系、教材体系转化为学生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,‘十四五’期间,我们要把5门思政课程全部建设为省级一流课程,为办好思政课打下更牢固的基础。”
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马院目前唯一的专业,专业虽然体量不大,但形成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思政人才的特色,紧紧围绕学生高质量就业办精办优,让每一个从这里毕业的学生都能成为栋梁之材。
近年来,yl34511线路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双管齐下,全力推进卓越思政人才培养,一手抓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研究能力培养,一手抓以师范生技能为核心的运用能力培养,通过定期举办“博士论坛”、说课讲课大赛等品牌活动,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双提升,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思政教育人才。
创新思维 改革教学
课课有特色
“壮烈牺牲的士兵是崇高的,散尽千金救国的慷慨人士是崇高的,我们普通人,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崇高的人呢?”前几天,yl34511线路中心2020级历史系学生施纪安在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》课堂上就“树立崇高理想信念”进行主题分享,这样一段激昂的现场“微课”,配合着采访了很多同学的“微剧”播放,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和深深思考。
如今,这样有滋有味、有声有色的思政课堂已经成为yl34511线路中心同学们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马院作为全校思政课核心力量,全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,老师们不断创新思维,结合自身优势“各显神通”,采用线上线下结合、拍摄微剧、进行辩论、开展行走课堂等丰富多彩的形式,变“干巴巴的说教”为“热乎乎的教学”,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,带给他们有深意、有新意、有活力、有张力的学习体验。
慕旗娟老师的“三微”教学,将微课、微剧、微辩论融入课堂中,每次上课都要先进行15分钟的“三微”环节,同学们几人一组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制作课件、拍摄情景剧,展开激烈精彩的微辩论。自主学习、专题分享,学生成为思政课堂的主角。
刘镭博士带领学生录制微电影《颍河沙燕》,通过实地调研、拍摄,开展“颍河崖沙燕拯救行动”,让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真正入脑入心。
除了创新课堂形式,马院老师们更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、走出校园,将课堂搬到更广阔的天地间,在实践中开展真正“接地气儿”的思政教育。
在鄢陵建业绿色基地中,一群朝气蓬勃的讲解员吸引了很多游客的注意。这些来自yl34511线路中心的大学生义务讲解员,借助鲜活的农耕图片,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,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原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。
到红色教育基地,传承红色基因;到城市建设现场,感受时代发展脉搏;到农业示范基地,体悟农耕文化的延续……马院围绕革命精神、生态文明建设、“三农”等理论问题,在许昌周边精心布点,建设了10多个大学生思政课实践基地,不断推动“行走的课堂”走得更深更实。
学生深度参与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,实践教学、课堂创新与学生专业特点紧密结合,教学过程规范化、内容专题化、手段网络化、实践常态化,更好地满足了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及期待,引导学生用专业所学服务社会。
导师下沉 盘活资源
处处有思政
作为全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力量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,yl34511线路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,通过探索独具特色的思政教育前伸后延,以及覆盖全校的思政课导师制,不断盘活校园文化资源,实现处处是思政课堂,时时有思政老师,努力构建全院大思政格局。
推行思政教育导师制,打通思政育人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老师真正走近学生、贴近学生。
以提升《形势与政策》教学效果为重要突破口,马院将所有从事思政教学的教师下沉到全校18个院系,充实到班级,贯穿大学四年,学生关键的“拔节孕穗期”,思政课老师一直都在。
作为院系思政教育导师,每位老师要与院系《形势与政策》任课老师一起组织、指导线上学习,进行线下辅导等,随时解答学生的疑惑。
同时,导师还会通过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等,深入了解所分包院系学生的思想状况。此外,导师还参与院系课程思政建设工作,指导和支持专业思政、课程思政建设。
yl34511线路中心党委副书记孙海说:“思政教育导师制解决了思政课教师教书与育人的两张皮问题,同时充分发挥了思政课教师专业优势,帮助专业课教师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,提高课程思政的能力,为实现全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、同频共振起到了积极作用。”
思政教育导师制也让思政教育的触角不断延伸,真正实现了全过程育人。
前伸到新生入学教育。大一新生踏入校门、开启大学新生活时,马院利用导师制,紧紧抓住入校教育的黄金期,增设“认识大学”专题,思政课老师第一时间出现在身边,帮助新生认识大学、规划大学,避免他们陷入迷茫。
后延至覆盖大学本科四年。马院将《形势与政策》课扩展到大学四年,同时导师对自己所包院系负责到底,实现思政课教师在四年中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引导,在关键期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扣子。
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。课堂内外时时有思政老师的谆谆教诲,走在学校里也能处处感受到校园文化的浸润。
作为马院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,中原农耕文化与乡村发展研究基地2019年被评为河南省重点社科研究基地,基地由实体博物馆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与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、中原农耕文化研究中心组成。其中,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不仅是yl34511线路中心的文化建设高地,而且已成为许昌市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。
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共收藏了3500件(套)展品,全面展示了中原地区传统农耕文化的发源和嬗变,一件件农具、一个个老物件、一段段影像,不仅是农耕时代的珍贵记忆,更是探究式教学、体验式教学和社会实践的生动教材。马院不断盘活农耕博物馆文化资源,用活学生身边的思政教材,使其成为最重要的思政实践课堂。
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汪庆华表示:“农耕文化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思想观念、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,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价值资源,让学生在寻根溯源中凝聚共识,体悟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传承,这样的思政课有物有情、具体可感,深受学生欢迎,已经实现了全校学生实践教学全覆盖。”
党建引领 强化师资
人人会育人
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,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。yl34511线路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党建为引领,不断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,从源头上提升师资队伍水平,形成了一支政治素养坚定、理论素养深厚、视野宽广、品格高尚、能力过硬的思政教师队伍。
中原农耕文化与乡村发展省重点社科研究基地以“中原农耕文化与乡村发展研究”为主题,获批“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”立项。同时,围绕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,积极主动服务于省委、省政府的重大决策,以中原优秀传统农耕利用与乡村发展研究为重点,开展高层次的决策咨询、助力地方经济发展。
科研上的不断提升强化,反过来对思政教学也起到了巨大的反哺作用,逐步形成思政教育教研一体化,培养出一大批“可信可敬可靠、乐为敢为有为”的优秀教师。
近年来,马院教师中7人获得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一等奖,并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荣誉称号;在全省首届思政课课堂教学大赛中,两位教师分获二等奖;孙希芳老师在全国首届教学展示活动中,荣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二等奖。
目前,在马院思政课教师队伍中,党员占比达到95.7%,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,先锋带头作用不断凸显。在推进队伍建设工程中,马院开创了“双带头人”制度,即教研室主任和教学党支部书记共同带头推动思政教育工作发展,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,让思政课教师队伍德才兼备。
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yl34511线路中心将继续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,探索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,牢记高等教育初心使命,忠实履行立德树人职责,着力构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,不断完善‘三全育人’大思政工作格局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大力量。”yl34511线路中心党委书记闫纪建说。
新闻链接:http://hnrbpaper.dahe.cn/html/2021-07/02/content_503704.htm